【热点观察】
作者:郑如冰(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)、郭晓光(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)
日前,话题“农民大叔一根3米长竹竿画国画”冲上热搜,引发热议。安徽太和一位53岁农民画家,从2018年开始为乡村画墙绘,在竹竿上绑滚筒当画笔,画出各种山水、人物、花鸟国画,还会根据墙面形状设计作画。网友直呼:高手在民间。
无独有偶,就在今年7月美丽乡村建设墙体彩绘,宁波一名美院毕业女大学生回到老家村庄,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手绘了一面墙。手绘墙上,理发店里忙碌的师傅、倚靠在小卖部窗口的老人、在酒馆打瞌睡的伙计,还有墙角的小狗,画的都是当地风物,不仅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,更饱含着几代当地人的乡愁。手绘墙成了村里的“网红打卡地”,也成为邻村争相效仿的典范。
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。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、村容村貌改造过程中,作为公共艺术的墙绘能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?这是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。
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瀑布墙绘。刘思明摄/光明图片
让乡村有颜值有气质更有底气
墙绘,简单说就是在墙体上绘画,普遍采用环保、快干的丙烯颜料等制作。它由历史上的壁画发展而来,广泛用于室内装饰、室外美化等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,墙绘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。
墙绘担负宣传使命,在创新中不断发展。早期的中国乡村,墙绘依托其公共性、视觉冲击力等担负着宣传国家政策的重要使命。很长一个时期,乡村墙体基本被大字覆盖,除了标语口号,还有一些广告语,很难说得上美感。如今的乡村,墙绘的宣传使命仍在延续,而且在创新中取得了不错的发展。国画、漫画、3D立体画的广泛运用,写实、写意等不同风格的争鸣,使乡村墙绘不再是单调宣教,而是多彩传播,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国家政策,又在审美享受中进行自我消化。比如各地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开展主题创作,绘制“党史宣传墙”“政策明白墙”“文明新风墙”等,在群众中得到了积极反馈。
墙绘助力乡村“美容”,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。公共艺术的使命应满足并服务于公众的审美需要和功能需求,强调与公共空间环境及公众生活的融合,且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应注重公众的参与意识。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,墙绘艺术的“美容”功能不应被忽视。公共艺术没有特定风格、流派和形式,主要目标是改善生活环境,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。比如实行“一墙一文化,一村一风景”的构思,根据当地民俗、传统文明、产业特色等绘制“荔下乘凉墙”“鼓贺丰收墙”“传统文化墙”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文化底蕴、艺术气息被激活美丽乡村建设墙体彩绘,真正让乡村实现了有颜值更有气质。
墙绘添彩乡村旅游,带动村民增收致富。近年来,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。为了吸引更多游客,一些村镇在墙绘上也下足了功夫。通过打造“彩虹村”“油画村”“画虎村”“动漫村”“壁画村”等,完善配套设施,营造主题乐园、主题公园氛围,把村庄改造成“网红打卡地”,一些贫困村甚至通过墙绘的华丽转身实现了脱贫致富。乡村环境的改善不仅能够满足当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,还会吸引周边及外地游客的到来,进而吸引人才回归或进驻,吸引商业投资等,最终通过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,使得乡村在发展中更有底气。
墙绘有助于乡村传统文化、红色文化的传承。在广西平果市果化镇,一些村庄打造同心文化广场,通过墙绘讲述少数民族知识,展示5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情,展示中华民族一家亲等内容,宣传民族政策、传承民族文化,深刻表达各民族之间紧密团结、守望相助、民族大融合的美好景象。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,一些乡村不仅绘有巨幅屈原像,还以墙体打造文化长廊,通过墙绘讲述屈原作品和背后故事。在井冈山等革命老区,以墙绘形式、红色内容“武装”村庄的做法也让游客眼前一亮。墙绘艺术的开放性,为公共空间的装饰,重要观念的表达提供了路径,也为文化传承、文化自信的提高添了彩。
邢台市晏家屯镇王家庄村村民在绘制墙绘。新华社发
因地制宜显特色,莫要遍地彩虹村
墙绘艺术不仅能美化村容村貌,还可以便捷、有效地传承传播乡村文化,对乡村环境的改造与乡风文明建设都有极大帮助。通过美学观念和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,墙绘艺术在提高审美,引领乡村文化进步,宣传优秀民间文化,尤其是宣传普及党和国家惠农、兴农等相关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因此,在充分认识墙绘艺术潜在价值和功能性的前提下,如何用好墙绘艺术,并有效规避一些常见问题,仍然需要重点关注。
近年来,各地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,古镇、民宿开发,“彩虹村”“荷花村”的涌现,为乡村振兴提供经验,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新启示的同时,同质化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。
以“彩虹村”为例,从国外到国内各地,很多人对“彩虹村”偏爱有加,打造“彩虹村”的相关新闻频频见诸网络。“彩虹村”虽好,各地照搬照抄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。色彩斑斓、童话世界的构思很容易带来视觉刺激和新鲜感,甚至引发“网红打卡地”的虚假繁荣。但是,长远来看,同质化“彩虹村”泛滥,新鲜感过去之后还剩下什么呢?如果不顾村镇财政、村貌、地域文化等实际情况盲目跟风、机械照搬或简单重组,背上债务的同时,可能还会破坏乡村原有亮点,甚至造成色彩污染。
墙绘艺术为各地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,但是要用好这门公共艺术,并非照搬经验那么简单。墙绘艺术不同于一般的绘画,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,需要与乡村整体规划、建筑特征、植物景观等高度融合,从色彩上、内容上、材料上达到和谐美。优质的墙绘作品要避免套路化的照搬照抄,唯有因地制宜凸显特色,深挖文化做出亮点,才能避免同质化倾向。
因地制宜绘制墙绘,要从当地文化资源中挖掘素材,从生活中寻找灵感,力求做到文化性、趣味性和美感的有机统一。广大农村是中国文化的摇篮,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,各地流传着特有的民间艺术、服饰文化、饮食文化、建筑文化、节日文化、非遗文化等,随着时代变迁,一些文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,但是仍然活跃在不同代际人们的记忆中。这些看似过时的文化记忆恰是一个村庄最宝贵的财富,也是其最具特色的墙绘素材。无论从政策宣传、乡村“美容”等哪个角度考虑,这些特色素材都能成为绘制墙绘的加分项,且具有可持续性。正如宁波女大学生所绘制的乡愁主题墙绘,它所反映的是当地风物,对于当地人来说,这面墙就是他们的回忆长廊,也是游客了解地方风土人情的窗口。乡村墙绘还可以参考一些景区的主题墙绘做法,比如广东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里的一处风景墙绘格外引人注目。墙上的鱼跃龙门瀑布与公园的36级瀑布自然风光相映成趣,真正做到了画中有景,景中有画,让游客在游览时既能在自然美中放松身心,又能在艺术美中获得精神愉悦。
墙绘艺术在乡村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,越是如此,我们越要保持清醒,避免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。优质墙绘能让国家政策深入人心,能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能让乡村文化活起来,能让传统节日火起来。我们在探讨墙绘艺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,还应关注墙绘艺术评价标准的完善、创新和与时俱进。应综合考虑其美学价值、宣传功能、和谐程度等进行相应的引导。期待墙绘艺术在乡村振兴、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。
《光明日报》( 2021年12月15日13版)